返回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62章 无比隆重的事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两日,陆续有很多人找自己。

    且都是高官权贵。

    从六部。

    到淮西勋贵。

    到国子监夫子。

    似乎大明高官们,清一色在这几天都来了。

    实际朱雄英不知道,还有很多很多人想拜访朱雄英。

    可他们没资格亦或者说。他们很多人到现在,连皇长孙在哪儿都还在纷纷暗中猜测。

    不伐有人询间过六部部堂,找过准西勋贵。

    可这些人精,又怎么可能将朱雄英的地址和名讳透露给旁人。

    近水楼台先得月,他们谁也不想将这机会拱手让人。

    刘三吾和方孝孺撵须看着朱雄英,目光和蔼。

    朱雄英伸手道“两位夫子别站着了,请坐。”

    两人纷纷道谢。

    随即不约而同落座。

    朱雄英有些好奇,前脚蓝玉等人才走,后脚刘三吾租方孝孺就来了。

    而且,还在这种极端的天气下。

    朱雄英发现两人的裙摆,都被暴雨打湿。

    “两位夫子,有什么事让府上递个话。晚辈过去拜访就是,何须亲自跑一趟。”

    方孝孺笑着摇头道“此事我等,还是亲自来一趟比较好。”

    他看了刘三吾一眼。

    刘三吾便问朱雄英道,“不知礼部那边,可否送来《祖训录》。”

    朱雄英点头,“前两天已经给过来了。”

    刘三吾面带笑容,和蔼的再次间朱雄英道,“其中礼仪,可学好?”

    “明日宫里设宴,宫里规矩多,人多眼杂。无数双眼睛都会盯着汝,规矩不可乱了。”

    自古以来,中华都是礼仪之邦。

    是贯穿中华上下几千年的文明钩子,生活中方方面面,都不可或缺。

    皇宫更是重视礼法之地,各种规矩都十分深严,还会有给事中和御史们专门负责纠察礼仪德

    由此可见国朝对“礼’有多么重视。

    明天的日子非同寻常。

    刘三吾和方孝孺不得不亲自,来考考朱雄英,如果有哪些不合规矩的,他们也能指点指点。

    无论如何,两人都不会让朱雄英,在明日那种场合出一点岔子!

    朱雄英点点头,笑着道,“劳烦两位夫子挂念,都学的差不多了。”

    方案孺道“老夫斗胆了,要考一下。”

    朱雄英嗯了一声。

    方孝孺便道“其六篇有云,凡帝王生日,当何如’?”

    朱雄英脱口道“先於宗庙具礼致祭,然後叙家人礼,百官庆贺。礼毕筵宴。’”

    这些都是皇明祖训对大明礼法的规定,朱雄英已经熟稔于心。

    方孝孺暗暗点头,眼中带着一丝满意之色。

    方孝孺看了刘三吾一眼。

    刘三吾便道,“凡进贺表笺,皇孙当何如?”

    朱雄英思考一下,便道“若孙则自称日长孙某,封某,第几孙某,封某称天子日祖父皇帝,陛下,称皇后日祖母皇后殿了。”

    这些都是《皇明祖训》的规矩,很荣幸。

    大明的《皇明祖训》流传到了后世,也能让后人对明宫廷礼仪,有了全面的研究。

    历史的魅力就在此,文明的传承也在此。

    每一份历史文献都是承载着文明的传承。都能让后人看到先辈之生活,看到历史之更迭!

    朱雄英说完,便有些好奇的看着刘三吾和方孝孺,却也不知道两人如此考较《皇明祖训》所谓何事

    刘三吾和方孝孺相互默默对视一眼,纷纷满意的点头。

    朱雄英好奇道,“两位夫子,不知为何忽然提起皇明祖训?”

    刘三吾笑着道:“宫里规矩多。,我们也是怕你出了岔子,惹人笑话。”

    “今日见汝此番言语,便可放心了。”

    方孝孺点点头。

    看着朱雄英,开口道“寻常我等小规模对话,心思宽松,谈不上紧张怯场一说。”

    “明日会很隆重,无论如何,不骄不躁,不卑不亢,实在紧张,便也毋需多说话,百言百语,无须在意。”

    朱雄英愣了愣。

    原来这两位夫子。也是怕明日到场的人太多了,怕自己紧张,这是来给自己支招来了。

    朱雄英心里微微有些感动笑着道“明白了,劳烦两位夫子忧心挂念了。”

    两人含笑的点头,看着温文尔雅,温润如玉,谦谦有礼的朱雄英,两人忽然觉得自己有些过于焦虑了。

    这份沉稳和沉着,无论遇到什么事,又怎么会怯场呢?

    “是我等多虑了,汝莫怪罪。”

    朱雄英摇头“两位夫子为我好,在下感恩都来不及,怎会怪罪。”

    方孝孺心里对朱雄英,已经不能用满意来形容了,方孝孺是宋濂的学生。宋濂是朱标的老师!

    他和朱标其实是师兄弟,

第262章 无比隆重的事情!(2/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